【2025報稅季指南】折舊與負扣稅:澳洲房產投資省稅攻略
- Right Key Investment
- 7月23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隨著近期利率下調,澳洲房地產市場再度升溫。許多朋友常問我:「Alison,在澳洲投資房產,究竟該買新房還是二手房?」作為專業顧問,我的回答始終是中立的。我們公司既提供跨省二手房買家代理服務,也擁有全澳多地的新房資源。因此,具體選擇完全取決於客戶的實際情況與投資目標。

在提供建議前,我通常會先詢問客戶一個關鍵問題:「您的投資目標是什麼?」對於收入水平一般的投資者,若主要目的是資產保值,新房與二手房差異不大——因為在較低稅階下,稅務抵扣需求有限。然而,對於年薪超過15萬澳元的高收入群體,如醫生、律師等專業人士,他們往往同時追求資產增值與稅務優化。這類投資者若想通過房產實現節稅,就必須深入理解「折舊」與「負扣稅」兩大策略。合理運用這些工具,甚至能將負現金流的物業轉化為正現金流。
一.核心概念解析
1)折舊(Depreciation)這個概念對許多香港投資者可能較為陌生,因為它不存在於香港稅制。簡單來說,就像購買的電腦會隨時間貶值,澳洲稅務局認定建築物內的設施會自然損耗。這種「賬面損失」雖非實際現金支出,卻能在報稅時作為抵扣項。
2)負扣稅(Negative Gearing)這是澳洲高淨值投資者常用的節稅策略,但需要特別注意:它僅適用於現金流充裕的投資者。若您的收入僅夠維持生活開支,且無法承擔物業的持續現金投入,則需謹慎評估風險。
二.折舊詳解:最大化您的稅務優惠
在澳洲房產投資中,折舊主要分為兩大類別:
基本建設工程減免(Capital Works Deductions)
適用於建築主體結構
包括:磚牆、混凝土結構、屋頂等固定設施
折舊週期最長可達40年
設施折舊(Plant and Equipment Depreciation)
適用於可移動設備
包括:廚房電器(焗爐、洗碗機)、地毯、空調系統等
折舊率因物品類型而異
重要稅法變更提示:2017年澳洲稅法修訂後,二手物業的折舊申報受到嚴格限制。根據ATO最新規定:
只有全新物業才能享受完整折舊優惠
二手物業僅能對業主後續新增的設施申報折舊
景觀設計、拆除舊屋等費用通常不符合折舊條件
三.實際案例分析1:新樓vs二手樓
我們以兩份真實折舊報告為例:
案例一:全新House and Land Package(67萬澳元)
第一年折舊額:AU$11,000
第二年折舊額:AU$16,000
第40年折舊額:仍可達AU$7,600
40年總折舊額:高達AU$352,967
案例二:二手物業
年均折舊額:僅約AU$3,000
與同類型新樓相比,折舊優勢大幅降低
四.實際案例分析2:申請折舊VS沒有申請折舊
讓我們通過一個具體案例來說明折舊對稅務的顯著影響:
案例背景:
兩位投資者:王先生與張小姐
均為高收入人群(適用45%稅率)
均購買80萬澳元的墨爾本市中心全新公寓
年租金收入均為4萬澳元
關鍵差異:
王先生:未申請折舊
張小姐:申請了折舊(年折舊額24,000澳元)
稅務結果比較:
王先生(未申請折舊):
應稅租金收入:40,000澳元
應繳稅額:40,000×45%=18,000澳元
張小姐(申請折舊):
應稅租金收入:40,000-24,000=16,000澳元
應繳稅額:16,000×45%=7,200澳元
節省稅額:18,000-7,200=10,800澳元
節稅效果分析:
張小姐通過折舊申報,相當於節省了三個月的租金收入
這10,800澳元的節稅效果,僅通過正確申報折舊即可實現
五.物業類型決定折舊潛力
新樓與二手樓的差異:
新樓:可申報完整折舊(如案例中的24,000澳元)
二手樓:折舊額大幅減少,可能僅相當於一個月租金收入的節稅效果
不同物業類型的折舊差異:
公寓:因土地價值佔比低,建築價值高,可申報折舊額最高
獨立屋/聯排別墅:因含地量高,可申報折舊額相對較低
六.負扣稅的魔法效應
負扣稅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將賬面虧損轉化為實際收益。我們有位年薪19萬的客戶,通過購買新樓並運用負扣稅策略,成功將應稅收入降至18萬以下,稅率從45%降至37%,節省了大筆稅金。
"這不是什麼避稅技巧,"我們的會計師強調,"而是完全合法的稅務規劃。關鍵在於理解如何將紙上損失轉化為實際節稅。"
七.中收入投資者如何運用負扣稅案例
許多人誤以為負扣稅只適用於高收入者。讓我們看看Michael的案例:
年薪:80,000澳元
物業價值:60萬澳元獨立屋
週租金:600澳元(年租金31,200澳元)
現金流分析:
收入項目 | 金額(澳元) | 支出項目 | 金額(澳元) |
年租金 | 31,200 | 貸款利息 | 22,000 |
保險費 | 2,000 | ||
管理費 | 1,872 | ||
維修費 | 2,000 | ||
行政費 | 900 | ||
市政費 | 2,700 | ||
小計 | 31,472 |
稅務影響比較:
無投資物業:
應稅收入:80,000
應繳稅額:16,467
有投資物業(含折舊):
總支出:31,472 + 6,600折舊 = 38,072
淨收入:80,000 + 31,200 - 38,072 = 73,128
應繳稅額:14,233.6
年節稅額:2,233.4
八.高投資者如何運用
在我們的客戶中,醫生、律師等高收入專業人士普遍採用"租住買投"策略。他們寧願租房住在工作地點附近,而將資金投入稅務優惠更多的新建投資房。
"這不僅是稅務考量,"一位資深投資顧問說,"更是資產配置的智慧。他們把自住需求與投資決策分開處理,實現居住品質與財務目標的雙贏。"
九.利用負扣稅使的重要注意事項
貸款影響:負扣稅可能影響銀行對你還款能力的評估,建議在購房前諮詢貸款經紀。
售房稅務:出售時需將歷年折舊加回計算資本增值稅,但持有超過12個月可享50%減免。
長期規劃:這些策略最適合有長期持有計劃的投資者,短期炒賣可能適得其反。
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,在實施任何策略前,務必尋求專業建議,確保符合你的整體財務規劃。
通過這些案例,我們看到明智地運用折舊和負扣稅,能讓澳洲房產投資事半功倍。關鍵在於根據個人情況,制定最適合的投資與稅務策略。
最後我們特別準備了《澳洲折舊:最大化抵扣額指南》,內容包含:
最新折舊率計算方法
常見申報錯誤提醒
優化折舊策略的技巧
留言